11月25日,黄骅市举行旱碱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。邀请中国科学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等机构相关专家,重点围绕黄骅旱碱麦品种选育、高效种植管理、品牌塑造体系创建、加工质量标准及管控措施等议题展开研讨,旨在加快打造集订单种植、收储中转、加工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“旱碱麦全产业链体系”,形成独具特色的黄骅旱碱麦品牌效应。
黄骅市冬春两季干旱少雨,土壤盐碱化程度高,不宜灌溉,雨养旱作是主要的生产方式,生产肥料以有机肥为主,因而造就当地的特产——旱碱麦。近年来,黄骅市深入挖掘旱碱麦独特品质,通过标准化种植、精细化加工,不断研发产品种类,拓展产业链条,建设2600亩旱碱麦示范区,项目区小麦亩产提高10%以上,辐射带动全市旱碱麦标准化生产。通过“企业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发展旱碱麦20万亩,规模化种植经营主体40家,较大型面粉加工企业20家,年加工能力48万吨,年产值约14.4亿元。截至目前,黄骅市已基本形成集种植、加工、仓储、物流、销售、服务于一体的旱碱麦产业链。
来源:河北省人民政府
|